在近几年,选择地铁广告投放,已经是户外广告中常见但又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了。其中有一些案例,凭借创意与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品牌专列已成为地铁广告中的主角。为何那么说?来看看以下几个案例就明白:
案例1:大疆无人机“云端专列”
2017年9月,时值大疆“御”Mavic Pro新品发布,为了替这款无人机进行宣传造势,大疆特地策划了这样一条符合“御”Mavic Pro无人机产品定位的地铁广告,即打造一列“云端专列”。这一趟品牌专列在外观和内在都采用了天空、云端和俯瞰视角的场景植入,让进入列车的人立刻身临其境,产生一种遨游于蔚蓝天际、俯瞰大地的感受,而与乘客一起“飞翔”的,自然还有大疆“御”Mavic Pro无人机。
这一品牌专列进入深圳地铁1号线运行之后不久,关于“云端专列”的话题“地铁上天了”便成为了热门,很多网友在对列车车厢进行各种随手拍以及场景摆拍之后分享在网络上,马上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有很多人都认为大疆的这趟品牌专列让“下班变得有趣了”。
大疆的无人机本来属于比较高端、冷门的专业领域,但这一条地铁广告让很多非专业领域的乘客体验到了天空的美感,从而也对这款无人机产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关注和自发传播。
案例2:网易云音乐“乐评专列”
2017年网易云音乐的乐评地铁广告,不仅引发了巨大讨论,让杭州1号线、江陵地铁站及其品牌专列成为了“网红”,也让人开始关注到地铁广告这种推广方式。
从进站、进入列车再到出站,乘客们无时无刻不在网易云音乐经典红与精选乐评的包围之中,惹眼的色彩,走心的文字,让很多人沉迷于乐评传达的喜怒哀乐,在不知不觉当中对网易云音乐有了更多的喜爱和更深的情感依附。这一条铁路线成为了网易云音乐的专属路线,也成为了乘客们无法抗拒的一个惊喜。而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也借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度与好感度,品牌热度直线上升。
在这一经典的地铁广告案例当中,网易云音乐财大气粗地“承包”了整条线路和一个地铁站的广告位,让1号线列车成为了品牌专列,当人们坐在车里时,仿佛就坐在被这些乐评围绕的云村当中,从视觉到情感上,都是一次彻底的渗透。
网易云主题的江陵站、杭州1号线及其品牌专列,形成一系列蔚为壮观的地铁广告,品牌专列在这其中更是主角,因为它需要乘客的等待,是人们出行的依赖,其作用不言而喻。和网易云不同,大疆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品牌专列的设计上,取得的效果也同样令人称道。
所以说,从大疆无人机到网易云音乐,品牌专列都以其霸气、醒目的形象成功捕获了广大乘客们的注意力,让无聊的等车与坐车时间,成了美好的体验,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网易云音乐、大疆和《崩坏3》以外,还有诸如天猫、京东、58同城等大型品牌也都先后使用过品牌专列进行宣传推广。特别是品牌专列创意主题车厢,更是地铁广告中较能体现创意与实力的一种形式,因为整车的广告承包与设计,沉浸式的体验更加吸引乘客的关注。